2025-07-29 11:15:37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阅读:32
广州求职者丁先生被“高薪货运司机”招聘广告吸引,落入“以租代聘”陷阱,3.8万元积蓄打了水漂。2025年7月初,冠领(广州)律所律师介入,固定欺诈证据、论证合同可撤销,力证格式条款无效,促成法院判决撤销合同,帮他全额追回款项。
2024年11月,丁先生通过招聘软件看到当地某仓储公司招聘广告,载明“月薪过万、公司配车、包吃住补贴”,微信沟通时,人事经理进一步承诺薪资及配车细节。但面试时,公司突然要求租赁车辆,称租金从工资抵扣,首付及保险费3.8万元。
丁先生先后支付8000元押金及3万元首付,签订48个月租期的租赁合同。提车后却发现无稳定货源,仅能通过第三方平台接单,收入远低于承诺。他要求退款,被对方以“个人原因不退费”拒绝,遂委托冠领(广州)律所帮其维权,律师李满、王一帆受指派代理本案。
接案后,冠领律师迅速锁定“以租代聘”的欺诈本质,指导丁先生固定证据链,包括招聘广告、微信承诺记录、合同及付款凭证、公司承认无货源的聊天记录,形成完整证据链;依据《民法典》,律师向丁先生释明,公司虚假宣传构成欺诈,合同意思表示不真实;且“个人原因不退费”属无效格式条款,公司需全额返还。
庭审中,被告无正当理由缺席,冠领律师清晰陈述:公司以“月薪过万、公司配车”为诱饵招聘,却强制租车且无稳定货源,实为通过欺诈签订租车合同。接着,律师援引《民法典》相关条款,强调欺诈行为使合同可撤销,公司作为过错方,即便车辆被短期使用,仍应全额退款,无效格式条款不能成为抗辩理由。
经审理,法院采纳冠领律师代理意见,判决撤销案涉合同,仓储公司限期向丁先生返还3.8万元。此案不仅为丁先生挽回经济损失,更彰显法律对欺诈行为的严惩,为求职者维权提供明确指引。
撰稿人:凌浩
审核主编:董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