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89-888

雇个“互联网嘴替”吵架?律师:或涉嫌违法

2023-10-31 16:02:04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阅读:821


  说到互联网嘴替,许多人是这样定义的,即在网上冲浪时,有人对某些事件有自己见解,但因口才不行或身份不便无法在当下准确说出自己想法。一些网友能够在第一时间替自己表达心声,描述到位的,则称之为此名。然而,接下来说的“互联网嘴替”却与之截然不同。

吵架3.png

  近日,一项令人震惊的行业“网络代骂产业”,悄然而生。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思。据某市网警透露,他们通过线索发现了一个名为韩老六的用户,在闲鱼平台上发布了“专业嘴替代骂”等特殊商品,报价不等,并提供定制服务。面对这一线索,网警进行了调查,随后找到了韩老六。在询问中,韩老六承认了自己上网时曾经发现类似挂单侮辱、诽谤他人盈利的帖子,他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赚钱比较轻松。故而想用此方式揽活赚钱。那么这种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规定,侮辱罪、诽谤罪,如果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由上述法律规定可知,网络代骂行为的存在可能涉嫌违法甚至犯罪。根据我国法律法规,侮辱、诽谤他人是违法行为。网络代骂行为实质上就是在为他人提供侮辱、诽谤服务,这无疑是在为犯罪行为提供帮助和支持。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导致被骂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还可能对被骂者的社会形象、名誉造成重大损害。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型的暴力行为,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而网络代骂作为网络暴力的一个分支,更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与其他形式的网络暴力相比,网络“代骂”更具备明确的对象及指向性,主观恶意更深通过网络代骂,人们可以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让他人代替自己骂人、侮辱他人,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互联网空间的一种污染。在网络代骂的背后,隐藏着人们对于暴力行为的娱乐化、商业化需求,这对于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底线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网络代骂产业的兴起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关于本案中韩老六在咸鱼平台发布的“专业嘴替代骂”商品虽然新奇,但已经触碰到法律的红线。这种蹭热点、博眼球的“代骂服务”属于违法行为,容忍网络暴力行为的泛滥,就是放纵网络代骂成为一种“时尚”。遵纪守法,“互联网嘴替”要用对地方,切莫失去了原本的积极正向。

  撰稿人:凌浩

  审稿人:张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