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89-888

北漂青年酒后情绪失控咬伤民警,冠领律师辩护最终获不起诉决定

2023-11-28 15:50:06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阅读:1058


  直到在医院里逐渐醒酒,面对办案民警讲述的一位民警被咬伤,一位民警被抓伤的严重案情,李一鸣才反应过来,喝醉的自己都干了什么糊涂事儿。

  李一鸣是湖北人,来到北京上大学。上学期间,李一鸣在某公司找了份实习工作,为了通勤方便,他暂住在亲戚家中。

打架.png

  为了学到更多东西,李一鸣工作很拼,小小的实习生也得到了领导的器重。公司一次聚会,领导带上了他。酒桌上,李一鸣不停迎酒敬酒,白酒喝下两斤多,即使他酒量很好,也醉了七八分。

  实习生的工资不高,李一鸣为了省钱,平常都是坐地铁回家。哪怕今天喝多了,他也没舍得花钱坐出租车,酒局散去,他如往常一样走向地铁站。

  运动加速了血液循环,李一鸣走着走着酒劲儿上头,意识模糊,摔倒在地铁站附近。好心群众报了警,两位民警赶到现场把李一鸣扶到一旁。民警解锁李一鸣的手机,联系到他的母亲,得知她身在外地,没办法赶来接人。民警又联系到李一鸣的亲戚,巧合的是亲戚也在出差,但可以委托朋友来接人。

  这边,民警与李一鸣的亲戚正在商量办法,那边,李一鸣突然情绪失控,向川流不息的马路中央冲去。民警连忙控制住他,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李一鸣是单亲家庭,从小跟母亲一同生活,童年的感情缺失带来了情绪脆弱的影响。李一鸣迷迷糊糊地听到“母亲”“没办法”“我过不去”几个词,以为家人要抛弃自己,情绪崩溃,想要撞车自杀。

  民警拉住李一鸣,喝醉的他听不进话,撕扯中,撕扯中不小心咬伤了民警的胳膊、抓伤了另外一位民警,民警只好先把他带到医院醒酒。李一鸣因为涉嫌犯袭警罪被北京市东城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当天刑事拘留送入看守所羁押。

  此时的李一鸣追悔莫及,得知消息的母亲心急如焚,多方咨询得到的答复都是难办,最后经人介绍求助到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冠领律所指派了处理刑事案件经验丰富的王卫东律师为其辩护。

  律师接手此案,与李一鸣沟通,了解到事发时他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李一鸣清醒后,认罪态度良好,在民警对其讯问时,积极配合,努力回忆当时自己的行为和认知。律师指出他应当继续保持良好的认罪态度,并且积极取得受伤民警的谅解。法理之外还有情理,公安机关及当事民警的谅解对李一鸣十分重要。

  针对本案,律师制定了特别的辩护方案:争取将较重的袭警罪降格为较轻的妨害公务罪,为此立即向公安机关提交法律意见。如果不被采纳,立即向检察机关提交不批准逮捕法律意见,为最终争取不起诉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律师以深厚的知识储备,从张明楷的刑法三阶层理论出发,论证本案袭警罪是否成立。刑法三阶层理论判断一个人是否犯罪,包括:犯罪构成的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通俗来说就是,某行为是否符合某罪名、是否违法、是否具有犯罪故意而承担责任。

  律师以刑法三阶层理论分析本案。在符合性和违法性上本案符合条件。通过律师调取的《人体损失鉴定意见》来看,李一鸣撕咬民警的上臂,致其身体损伤。客观上,李一鸣确系实施了袭警的违法行为。律师敏锐发现,本案中李一鸣不具有犯罪故意,不符合有责性。事发时李一鸣因醉酒意识模糊,不可能具有辨认能力,没有认识到他在袭击一个警察。虽然客观上他实施了袭警,但主观上他不具备犯罪故意,袭警罪不能成立。

  律师综合上述理论,得到了公安机关、检察院的认可,成功将袭警罪降格为妨害公务罪。

  律师同时积极与当事民警沟通,阐述李一鸣认罪认罚以及人生经历带给他的影响,直言他已经悔过,取得了公安机关和负伤民警的双重谅解。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和李一鸣积极良好的认罪态度,律师为其辩护,据理力争,再次得到检察院的支持。最终,检察院决定不起诉李一鸣。

  案件落幕,在冠领律师的帮助下,李一鸣获得了来之不易的不起诉从轻处理。他不必再有包袱和惶恐,可以再向正常人那样自由的工作生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的回报家人回馈社会。他特意向冠领律师表达了真诚的感谢,感谢冠领律师以出色的办案能力让他重获新生。(除冠领律师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撰稿人:陈娅

  审稿人:张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