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89-888

冠领律师代理广州民间借贷纠纷案胜诉

2025-04-18 10:21:43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阅读:16


2024年12月的广州,刚走出派出所大门的何婧攥紧了手中的报案回执。冬日的阳光照在她身上,却驱散不了心底的寒意。手机突然响起,她看都没看烦闷的回绝道:“不买保险不买保险!”但电话那头却传来温和的女声:“您好女士,我是冠领律所的工作人员,看到了您在律所官网留言咨询法律业务……”

何婧站在人行道上,望着川流不息的车流,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2024年1月,刚刚结束夜班的何婧接到了刘昌的电话。这位在理财讲座上认识的朋友,用轻快的语气邀她去易云公司“帮个小忙”签个字就能拿1000元报酬。她犹豫了一下,但想到儿子下学期的补习费还没着落,还是答应了。

易云公司的办公室不大,却透着一种刻意的正规。刘昌早早等在那里,旁边站着西装笔挺的劳业鸿,自称是该公司的业务经理。何婧刚坐下,劳业鸿就递来一叠文件,催促她签字。她正打算仔细阅读条款时,劳业鸿已经笑着把笔塞进她手里:“都是标准合同,大家都这么签的。”

冠领律师代理广州民间借贷纠纷案胜诉

随后,劳业鸿拿走何婧的手机,说需要下载银行APP进行验证。她隐约看见对方在她的手机上打开了好几个界面,整个过程中,刘昌一直站在旁边,时不时插话解释几句专业术语。“需要人脸识别一下,”劳业鸿突然把手机转向她。屏幕上银行系统的蓝色界面晃得何婧眼花,还没等她看清内容,对方已经完成了操作。

两小时后,何婧头晕脑胀地签了五六份文件。每当她想仔细阅读条款,劳业鸿就会用“这是标准模板”“大家都这么签”之类的话搪塞过去。最后她拿到手的不是承诺的1000元现金,而是一张印有《借款合同》字样的复印件。当天下午,她的银行账户突然收到两笔10万元的入账。短信提示音接连响起,何婧盯着屏幕,手指微微发抖她从未申请过贷款,更没想过自己名下会凭空多出20万。

刘昌的解释来得很快:“何姐,这钱是我借的,只是用你的名义走个账,你放心,每月还款我来负责。”他的语气轻松,甚至主动帮她规划转账10万转给一个叫黄向云的账户,5万转到他自己的卡里,剩下的5万何婧再通过微信分两次转给他。

起初的三个月,一切风平浪静。每月还款日,刘昌都会准时把钱打给何婧,再由她转给银行。何婧渐渐放下戒心,甚至开始相信这不过是一次朋友间的互帮互助。直到第四个月,刘昌的转账突然断了。银行催收电话一个接一个打来,何婧的征信记录迅速恶化。她给刘昌发消息,可对方的回复越来越敷衍,最后干脆消失。她转而联系劳业鸿,对方起初还敷衍几句,后来直接拉黑了她的号码。

无奈之下,何婧翻遍了所有聊天记录,终于发现蛛丝马迹,劳业鸿曾在微信里承认,黄向云是他们公司的人。而更让她震惊的是,那笔转给黄向云的10万元竟又以扫码支付的方式回到了刘昌手里。她这才明白,自己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2024年12月,何婧走进派出所报案,可民警听完她的叙述,认定这是一起民事纠纷,不予受理。

了解完何婧的遭遇,律所工作人员约她到北京冠领(广州)律师事务所详谈。她来到北京冠领(广州)律师事务所后,律所指派律师王一帆代理此案。

律师介入后,深知此案的关键在于证据的收集与整理。律师先将何婧提供的所有聊天记录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分析了刘昌和劳业鸿言语间的破绽,将那些能够证明何婧被欺骗、对借款事宜毫不知情的内容一一标记出来,构建起初步的证据框架。

为了进一步夯实证据基础,律师前往银行,向银行申请调取何婧银行账户的所有交易明细。面对打印在厚厚一叠纸上的交易数据,律师仔细甄别每一笔转账信息。通过对转账时间、地点,到对方账户信息、资金流向的梳理,律师发现了刘昌和黄向云之间资金往来关系错综复杂。

冠领律师代理广州民间借贷纠纷案胜诉

除了这些,律师还深入调查了易云公司。律师通过工商登记信息查询,了解到该公司的注册信息、股东构成以及经营状况。发现这家公司存在诸多经营异常的情况,这一发现让律师更加确信何婧是陷入了精心设计的圈套。在深入研究案件事实的同时,律师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向何婧解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她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诱导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给刘昌的,这种行为符合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这一法律依据的明确,让何婧看到了希望,也为律师后续的诉讼策略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准备充分后,律师代理何婧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之诉。

庭审中,律师指出,刘昌利用何婧的信任,诱导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借款合同并套取银行贷款,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何婧的合法权益。另外,在本案中,何婧向刘昌出借的20万元来源于何婧向银行的贷款,故双方之间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根据《民法典》有关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故刘昌取得的20万元应当返还给何婧。据了解,刘昌已向何婧返还了1.7万元,扣除已还钱款,刘昌还需向何婧返还18.3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刘昌并未出庭答辩。

2025年3月,经法院审理后,判决刘昌限期向何婧返还18.3万元钱款,并支付相应利息。

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最终在法律面前无所遁形,法院的公正判决为何婧讨回了公道。此案证明,无论骗术多么狡猾,法律终将揭露真相,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此案也提醒广大民众,在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交易时,要提高警惕,增强法律意识,避免陷入类似的陷阱之中。(文中除冠领律师外,其他人物和公司均为化名)

撰稿人:毛梦遥

审稿人:张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