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15:23:37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阅读:8
“什么!您的意思是这个约定根本不作数,那我的钱还能要回来吗?”在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会议室里女子一边说着一边站了起来。女子名叫夏静,是北京房山人,是什么让她在听到律师的初步分析后便如此吃惊?
原来,2019年,因对某公司的最新科研产品感兴趣,夏静结识了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周天博。后来,周天博找到夏静“借款”,想用以进一步生产上述产品。
“静姐,您借我们些资金发展,我们给您按年利率24%算,到期了一块还给您!”周天博的话让夏静动了心思,考虑到对方有实体项目,又是正规公司,夏静犹豫不久便答应下来。随后,双方先后签订了三份《借款协议》,夏静陆续借出了30万元。
然而,等到约定的还款日期,科技公司和周天博却都没有动作。每当夏静追问,周天博就会以研发受阻、尚未回款等理由推脱,想着高额的利息,夏静一等再等。时间一晃到了2024年底,别说利息,就是本金夏静都没拿回一分。
信任与耐心被消耗殆尽,夏静决定以法律途径追回本息。经过朋友介绍,夏静来到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求助。冠领律师简单了解案情后便敏锐指出,《借款协议》中约定的利息计算方法已经超过司法保护上限,这便是开头处夏静惊慌的原因。
在律师的安抚下,夏静坚定了维权的决心,立即委托冠领律师代理维权。律所经过研判接受委托,指派夏亚敏律师代理此案。
冠领律师介入后,首先指出,个别条款无效并不影响协议整体的有效性。本案中,科技公司与夏静以书面形式订立借款合同,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即合法有效,应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夏静仍有权主张科技公司返还借款本金。
那么,利息超过司法保护上限,是否就不能主张了呢?自然不是。冠领律师指出,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会支持未超出合理范围的利息。律师的分析与讲解有效缓解了夏静焦虑的情绪。
随后,冠领律师又进行了深入调查取证,发现周天博是科技公司的唯一股东,出现过以个人账户收款的情况,存在个人资产与公司财产混同,应当对夏静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在做好充足准备后,冠领律师代理夏静,以科技公司和周天博为被告,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周天博可能自知理亏,并未提交答辩状也未参加诉讼。
诉讼过程中,冠领律师着重就利息计算方法发表代理意见,因夏静借款分为三次,冠领律师基于不同基数提出计算方式,在合理合法范围内维护夏静的权益。经过冠领律师细致全面的庭上论述,夏静的诉讼请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2025年2月,法院作出《民事判决书》,判决科技公司限期向夏静支付借款30万元及相应利息。周天博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夏静收到判决书时,长舒了一口气,这次经历也为她敲响了警钟,让她深刻意识到不能被所谓的“高回报”蒙蔽双眼,要注重辨别风险,谨慎投资、借款,避免自身权益受损。(文中除代理律师外,当事人均为化名)
撰稿人:李姗珊
审稿人:段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