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89-888

冠领律师代理北京西城民间借贷纠纷案胜诉

2025-09-10 10:27:31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阅读:4


2024年夏天,北京西城的陈女士在家中接听完一通敷衍还款的电话后,陷入了深深的绝望。类似的事情已发生过无数次,追债12年的她,不知何时才能看到尽头。

此时,电视里传来某法制栏目的声音,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正在进行公益普法,普法案例与陈女士的情况极为相似,这让她重燃希望。经过一番查询和了解,陈女士决定委托冠领律所代理维权,律所指派律师姜鹏和实习律师葛家成承办此案。

冠领律师详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时间回溯至2012年,当时田先生作为陈女士的上司,向陈女士借款,并承诺年利率10%、3个月内还本付息。出于对上司还款能力的信任,陈女士共出借150万元,款项按田先生的要求转给了赵先生。

冠领律师代理北京西城民间借贷纠纷案胜诉

然而,承诺的还款期限早已过去,田先生却分文未还。尽管陈女士持续催讨,但因不慎丢失原始欠条,维权之路陷入僵局。直到2020年,她才让田先生重新出具了一份手写欠条。这份欠条明确记载了150万元借款用于购房,田先生承诺分三年还清本金及利息。可惜,田先生再次失信,三年来仅偿还少量钱款,甚至在2024年的沟通中,一边承诺年底连本带利还清,一边以公司经营亏损等理由拖延。无奈之下,陈女士决定借助法律力量讨回欠款。

冠领律师首先联系田先生,试图促成庭外和解,但其却否认自身债务,声称2020年的欠条是受陈女士胁迫所签,实际借款人是某生物公司。

面对重重阻碍,律师制定了清晰的办案策略。首先,针对“欠条受胁迫”的说辞,律师仔细梳理了陈女士与田先生的微信聊天记录和通话录音,发现其中不仅无任何胁迫相关内容,反而有田先生多次承诺还款、提及“连本带利”“借你钱我得还”的表述。

其次,为明确债务主体,律师紧扣“合同相对性”原则形成代理思路,明确该公司从未签署任何借款协议,田先生和赵先生在借款发生时,都并非法定代表人。同时,结合欠条中“借于2012年”“之前所写欠条无效”的内容、款项转账凭证以及田先生的还款记录,形成完整证据链,证明陈女士与田先生之间存在真实借贷关系。因田先生借款于婚后,案涉借款可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于是律师在2024年10月代理陈女士将田先生及其妻子一同列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还本付息。

庭审中,田先生依旧声称实际借款人为生物公司,本案缺少必要当事人。他还否认双方约定过利息,称已还款项是“人道主义帮扶”。

冠领律师代理北京西城民间借贷纠纷案胜诉

冠领律师向法院提交了案涉借条以及双方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民间借贷关系,无需追加其他当事人。在利息和已还款项认定上,律师依据通话录音中田先生承认偿还利息、陈女士提及年利率10%的内容,结合借款时间和双方沟通细节,主张双方存在利息约定。同时,针对田先生主张的“已还款是帮扶”,律师引用法律规定指出,债务人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按先息后本顺序履行。

法院经审理采纳了冠领律师的主张,认为欠条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胁迫情形;田先生声称借款主体是公司而非个人,但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微信聊天记录和通话录音进一步佐证了借贷关系的存在。2025年7月,法院作出判决,田先生限期偿还陈女士借款本金147.6万元和逾期利息7.6万元。

在这起案件中,冠领律师凭借对证据的精妙运用和对法律的精准分析,成功破除债务迷局,让陈女士12年的追债之路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撰稿人:郭滢

审稿人:张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