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 11:21:29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阅读:12
一套跨越两代人的广州房改房,一场持续十八年的家庭权益之争,在冠领律师的专业代理下迎来公正判决。律师通过精准解读房改政策、创新诉讼策略,成功确认已故配偶工龄优惠的财产属性,为当事人守住重大权益损失。
2023年底,广州市民马卫国带着一叠泛黄的房改材料走进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这套位于白云区丽康北街的房改房,记录着一个家庭两代人的历史印记。1995年父亲马连成离世,2000年,许秀琴使用已故配偶马连成的工龄优惠购买了该房产,2021年去世前夕却以“1元价格”转让给次子马卫民。2022年,长子马卫国在母亲去世后提起继承纠纷才发现房屋的主人已经变成了弟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的马卫国,于2023年向北京冠领(广州)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救济。

本案涉及多个复杂法律实务问题:上世纪90年代广州房改政策中工龄优惠的法律性质、已故配偶工龄优惠的财产属性、以及“1元交易”背后的法律效力都有待探究。更棘手的是,对于使用已故配偶工龄优惠所购房改房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全国各地法院存在不同裁判观点,而广州地区缺乏明确判例支持。
冠领律师事务所宋惠兰、何思律师团队接手案件后,立即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梳理1995-2000年期间广州市房改政策文件;二是收集许秀琴购房时的原始材料;三是研究全国各地类似案例的裁判要旨。律师经过调查发现,《广州市公有住房售价评估表》中明确记载“使用马连成34年工龄抵扣55460.3元购房款”这一关键事实,成为破局的重要突破口。
在诉讼策略上,冠领律师构建了严谨的法律论证体系,从多个维度展开专业工作。律师首先论证工龄优惠属于《民法典》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范畴,随后将政策文件、购房凭证、工龄记录等证据有机串联形成完整证据链,同时还援引外地法院类似判例弥补广州地区判例空白。在庭审过程中,律师重点指出工龄优惠具有人身专属性与财产性双重特征,其通过折抵购房款直接转化为房屋产权组成部分。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一审全面采纳了律师的观点,于2024年10月作出判决,确认涉案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认定“1元转让”合同无效,判决房屋恢复为许秀琴、马连成共同共有。这一判决明确了已故配偶工龄优惠构成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原则。
马卫民不服一审判决,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过程中,冠领律师团队继续坚守专业立场,针对上诉人提出的“工龄优惠仅属债权性质”、“不产生物权效力”等主张,进行了有力的法庭辩论。律师团队进一步补充提交了广州市住房制度改革相关政策文件,并详细阐释了工龄优惠在房改房购买过程中的特殊法律地位,强调其与普通债权性质的本质区别。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于2025年9月作出终审判决,全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法院在判决书中明确指出:“工龄优惠作为房改政策中针对职工家庭的福利,其本质是对职工及其配偶长期劳动贡献的补偿,通过折抵购房款的形式直接转化为房屋产权的一部分。”
本案的成功辩护为后续继承案件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确认合同无效之诉,不仅恢复了房屋的共有状态,更明确了各继承人的权利基础。2025年金秋,马卫国将一面绣着“智慧办案正义凛然”的锦旗送到冠领律所,与冠领律师开展下一段征程的并肩作战。冠领律师将继续发挥在家事案件领域的专业优势,以娴熟的法律技巧和丰富的实务经验,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确保这起持续多年的家庭纠纷得到彻底解决,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终实现。(文中除代理律师外,当事人均为化名)
撰稿人:霍雨菲
审稿人:张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