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13:37:31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阅读:5
2021年,山东男子陆进财带着二十余名木工,接手了天津蓟州某广场的木工工程。项目经理方辉拍胸脯保证:“工程款你放心,绝对不拖!”双方口头约定后,陆进财便带着团队进入工地。
两年间,陆进财他们兢兢业业,工程如期完工。然而等到2023年6月结算时,方辉却变了脸161万余元工程款仅支付了17万,剩下的144万成了“空头支票”。
陆进财的微信记录里,方辉的承诺密密麻麻,可他的账户却一直没有收款信息。见方辉总以“业主资金未到”“发包公司未结账”等理由搪塞。陆进财便直接联系了总包单位与发包公司,没想到,对方却表示与他并无合同关系,让心急的陆进财碰了一鼻子灰。
眼看工人工资无着落,陆进财再也按捺不住,2025年年初,他经过朋友推荐向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求助。冠领律师袁雨露、王亚亚受律所指派代理此案。
冠领律师介入后,发现本案存在无书面合同、责任主体混乱、多层分包关系三大难点。为突破僵局,冠领律师梳理上千条微信记录,发现方辉不仅多次以个人账户支付部分工程款,更在2024年底亲笔签署结算单,白纸黑字载明欠款144万余元。也就是说,在层层分包的混乱局面中,方辉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随后,冠领律师代理陆进财以方辉及相关公司为被告,向法院提起工程分包合同纠纷之诉。方辉缺席庭审,但律师紧扣法院合同相对方的认定逻辑,当庭铺开证据链。律师指出,陆进财就案涉工程的洽谈协商过程、结算均系与方辉对接,方辉向陆进财支付了部分工程款,层层印证了方辉以个人行为实际履行合同义务。
冠领律师又强调,案涉工程已经于2023年5月施工完毕离场,根据日常经验法则,工程先进行竣工验收,后进行结算,方辉为陆进财出具结算单,亦可认定陆进财施工已经完工经过竣工验收,故方辉理应向陆进财支付欠付工程款。同时,对于结算单中的数额与核算欠款数额存在的1000元差额,冠领律师并未怠慢,而是还原真实账目,证明核算的正确性。
冠领律师逻辑严谨的论证得到了法院的采纳,2025年4月,法院作出《民事判决书》,判决方辉限期向陆进财支付144万余元工程款。
本案中,冠领律师将碎片化的微信记录、结算单与法律条文精准适配,取得胜诉结果。不要忽视证据的力量,一条微信、一份手写单据,都能在法庭上化作维权的盾与矛。但此案也体现了工程款纠纷中包工方常陷的困境“口头约定”或“责任人不明”。因此,要重视书面合同与工作留痕,如果也遭遇类似拖欠难题不知如何解决,可以及时向专业律师求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文中除代理律师外,当事人均为化名)
撰稿人:李姗珊
审稿人:段光平